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跟“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相应的资料。看电影是情节和思维互动的过程,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我们的脑中会多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此刻就该把感受整理进自己的观后感中,不同的时期看同一部影视作品可能有不同的感悟。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学习!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篇1】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未满19岁。
年少机灵成功掩护八路军干部
董存瑞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2年,中共龙延怀联合县第3区区委书记兼武委会主任王平,来到董存瑞的家乡南山堡,听说了13岁的董存瑞与鬼子、汉奸英勇斗争的事迹,便住在他家里,给他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并教他唱歌、识字,给他讲革命道理。后来,王平每次来南山堡,都住在董存瑞家,还给他讲了许多战斗故事。
一天下午,日本鬼子突然到南山堡“扫荡”。王平组织民兵掩护群众转移,自己却被鬼子包围。董存瑞拉着王平走进家里,把大门关上。他机警地把王平藏在墙角下的一堆破席卷里。一会儿,四五个鬼子端着刺刀闯了进来,鬼子军官比划着问“八路在哪里”,董存瑞假装回答:“手枪?没有哇!”军官气冲冲地说“八路八路的”,董存瑞坚定地回答:“没有,没有。”
鬼子先是拿出糖果哄骗,见软的不行,又拔出东洋刀威吓,董存瑞凭借从前听王平的战斗故事的勇气,始终从容不迫地说:“没有”、“不知道”。鬼子把屋里搜了个遍,最后,敌军官瞄准墙角的那堆草席,董存瑞赶忙机灵地随手抓起一把草席,丢在鬼子面前说:“这是囤粮食的破席卷,还能藏人?”鬼子见席卷又臭又乱,料定没有八路,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然而,不幸的是,王平有一次从县里开会返回途中,被叛徒出卖,叛徒引着敌人包围了王平,王平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枪战。最后,他举起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董存瑞听到这个噩耗后,悲愤不
查看更多>>经过励志的句子精心整理我们终于推出了最新的“董存瑞观后感”,希望您能够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以便了解最新情况。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跟着情节思考,与优秀的作品共鸣,产生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通过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观后感的书写可以让我们更加熟练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
董存瑞观后感 篇1《董存瑞z..h.a碉堡》讲了英雄董存瑞为了给部队争取时间,英勇地牺牲了。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所在的6连奉命攻下苔山,董存瑞带领爆破组z..h.a掉了敌人的4个炮楼,5个碉堡,准备发起总攻。就在这时,一串子弹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抬不起头。原来,狡猾的敌人在一座桥上装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这时,董存瑞和他的战友纷纷向连长请求去z..h.a掉碉堡。当前几名战友失败后,连长派董存瑞去z..h.a掉碉堡。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一阵猛跑,冲进了火力的死角。
但桥下没有可以放zha.y.ao的地方,董存瑞顿时心急如焚。这时,他的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发起总攻的时间到了。他楞了一下,突然他冲到桥中央,左手高举zha.y.ao包,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砰”的一声,敌人的暗堡被z..h.a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董存瑞观后感 篇2从小我就爱看关于打仗题材的电影,这学期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叫《董存瑞舍身z..h.a暗堡》,这篇课文写得生动、感人,我一边读,脑海里一边像放电影一样,闪现着董存瑞的光辉形象。
这篇文章写了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舍身z..h.a掉暗堡,保护了同志们的生命,保卫了祖国的英雄事迹。
文章中的董存瑞看到“冲在最前面的战士倒下了”,他“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向连长请战,在战友郅顺义的掩护下,他冲到了离暗堡几十米的小凹地里,这时,“敌人的机qian.g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但是他没有丝毫的退缩,左腿中了一qian.g,鲜血直流,他毫不犹豫,冲到了火力点所在的桥下。董存瑞是多么英勇啊!想想我,有时因为一点小伤,就偷懒,请假不跑步了,真是惭愧呀!
文章最感人的一段就是,当董存瑞听到嘹亮的冲锋号吹响时,他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手举zha.y.ao包,顶住桥底,为了不让同志们再白白牺牲,他用19岁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董存瑞的壮举令我感动,令我叹服
查看更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董存瑞电影观后感,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董存瑞电影观后感 篇1现在想想我们。我们不愁吃穿。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下成长。我们没有像董存瑞那样经历过困难,也没有为中国做过任何贡献。但我们也应该为中国和人民作出贡献。现在我们不需要轰炸碉堡或献出我们年轻的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为中国的发展,为革命事业和我们现在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为董存瑞和那些付出了生命的战士,付出生命。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战士吧!是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他们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想想他们,谁不愿意在家中和亲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们还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战场、打硬仗,也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想想他们的奉献精神,还有什么原因能让我们不努力学习,不为中国和人民做出贡献呢?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应该向董存瑞那样献身祖国和人民,要有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董存瑞,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共产党员。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董存瑞电影观后感 篇2今天虽说天公不作美,细雨绵绵的,但我同样很兴奋。因为我们江南晚报小记者一行来到了和平电影院,观看了爱国教育影片《董存瑞》。
透过电影,我了解了董存瑞哥哥是怎样从一位儿童团的小八路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1945年5月,在抗日战争的最紧张的时期,一心想参军的董存瑞因年龄不够屡遭部队领导的拒绝。看到这儿,我都有些丧气了,可瞧他,他一点也不灰心,也不不气馁。他呀,凭着机智、勇敢和满腔的革命热情,在革命队伍中他经过认真学习和艰苦锻炼,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了不起的是,别看他年纪小,可是他英勇果断、英勇顽强,可立了不少战功呢。我可佩服他了。看着,看着,最揪心的一幕上演了。1948年5月,为了能胜利的完成爆破敌人的封锁线的任务,董存瑞勇敢地冲上了敌人的封锁线,他手举炸药包,像一位巨人一样屹立在敌人的碉堡前。他从容地拉响了导火线,还大声地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飞了,解放大军顺利地冲上了阵地。而此刻,董存瑞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看了这部电影,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董存瑞舍
查看更多>>希望这篇"董存瑞观后感"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助益。出色的影视作品能够启迪我们,一部经典之作定会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内心,并带给我们深刻的体验。撰写观后感能够反映观众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表达技巧。如果您想要了解关于作品名观后感写作格式的知识,就请参考下文!
董存瑞观后感(篇1)“为了新中国,前进!”看到这句话,谁也不会陌生,对,这就是战斗英雄董存瑞在以身殉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暑假在家看了《董存瑞》这本书,知道了,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被任命为爆破队长,隆化城中的隆化中学被守敌建成了一个主要的军事据点,要解放隆化城,必须拨掉这个据点。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接受了突破外围,攻占隆化中学,为大部队前进开辟道路的任务。为了配合总攻,他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前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前进的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以身殉国。年仅19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董存瑞的英名永远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新中国不惜献身的精神也成为一代代人民战士的榜样。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该记住,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先辈们的热血身躯换来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利益,好好学习是我现在该做的。由于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报效祖国!
董存瑞观后感(篇2)《董存瑞炸碉堡》讲了英雄董存瑞为了给部队争取时间,英勇地牺牲了。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所在的6连奉命攻下苔山,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炸掉了敌人的4个炮楼,5个碉堡,准备发起总攻。就在这时,一串子弹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抬不起头。原来,狡猾的敌人在一座桥上装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这时,董存瑞和他的战友纷纷向连长请求去炸掉碉堡。当前几名战友失败后,连长派董存瑞去炸掉碉堡。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一阵猛跑,冲进了火力的死角。
但桥下没有可以放炸药的地方,董存瑞顿时心急如焚。这时,他的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发起总攻的时间到了。他楞了一下,突然他冲到桥中央,左手高举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砰"的一声,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查看更多>>